延川多措并举保增收,红枣防雨伞防裂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5/12/14 14:58:37
红枣是延川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稳增长、提效益、促增收”的思路,累计发展红枣面积42万亩,其中挂果26.5万亩,正常年份,年产量10万吨,产值5亿多元,全县农民(13.5万人计算)人均收入3703.7元。然而,在退耕还林成效逐年显现的情况下,全县降水量明显增多,尤其在红枣成熟季节,也正是秋雨连绵时间,致使红枣腐烂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多次通过物理、化学等办法进行试验对比,终总结出给红枣搭防雨伞或防雨棚是有效和直接的办法。为此,县政府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在试验对比的基础上,今年又通过财政采购集中定制防雨伞2.5万把,将推广使用防雨伞辐射到沿黄三乡镇。带着调研和检查财政资金投资成效的目的,县财政局局长刘俊祥同志带局属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专门深入各镇,实地进行了调查了解,并着重了解了红枣搭雨伞项目实施情况及对比效益。主动出击帮枣农,进村庄、进枣园详细了解红枣裂果、销售及防雨伞使用效果等情况,帮助枣农分析市场行情,调天气状况及防裂果、抢收的重要性,提醒枣农必须摒弃侥幸心理,树立“虎口夺食”的理念,力争将损失降到低。与此同时,他们还专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了涉农专项资金实施情况,检查项目实施成效,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起到帮扶作用。
县乡联动见真情。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了解中,县财政局真切感觉到全县上下联动抓枣的良好氛围。在红枣成熟期,县上组织召开了红枣防雨及采收专题会议,要求枣业部门和各镇要多措并举,迅速行动起来,把工作重心放在红枣防裂果及抢收一线。县委、县政府主要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提早安排采购红枣防雨伞工作;县枣业部门和各主产镇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广大枣农树立“能卖则卖,能防则防,成熟一株,采收一株”的理念,充分利用塑料、彩条布等一切手段进行红枣防裂。各镇主要导亲自挂帅,起早贪黑,带干部携带防雨膜进村入户和枣业部门技术干部逐地块帮助指导枣农进行抢盖、抢收。同时,抽调农业、林业、县委考评办三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三个督查组分赴红枣主产镇,全面督查各镇红枣防裂果及抢收工作开展情况。
科学试验有实效。通过调研咨询,计算对比,财政部门的调整发现有这样几组数据值得高度重视。8月上旬,红枣陆续进入白熟期,县上立即启动了红枣防雨伞试验工作。8月7日,在延水关镇呼家塬村打伞10把,通过技术员20天的实地观察发现,枣果、枣叶无任何变化,至9月初,暴露在伞外的枣果有轻微的裂果,伞内枣果一切正常。8月13日,在达连沟村打伞10把,通过务枣专业户张元实地观察和技术干部8月26日、9月6日两个时间段实地观察发现,打伞后的同株枣树上,伞内的枣果裂果率(生理裂果)在5%以内,暴露在伞外的枣果裂果率(雨淋裂果)在80%以上,且裂口之大,已发生霉变。8月17日,在乾坤湾镇肥家山郝国清枣园试验10亩(骏枣)打伞1200把,打伞前该枣园红枣裂果率已达10%,打伞后,通过技术员20天的实地观察,伞内外温度基本保持一致(相差1℃),且伞内已裂果的枣果没有发生质变,伞外裂果的发生霉变。8月24日和9月4日两次降雨后,枣农郝国清、郝清亮观察发现,次日的晨雾在没有打伞的枣树上如下小雨一般,打伞的枣树上雾气形成的水珠顺着伞面流在地上,枣果及枣叶上仅发生轻微的湿气,没有对枣果造成影响。
经初步统计,至目前全县组织销售青枣6324吨,产值达1018万元;销售鲜食枣(骏枣、狗头枣等)销售457吨,产值达2742万元。
县乡联动见真情。在为期一周的调查了解中,县财政局真切感觉到全县上下联动抓枣的良好氛围。在红枣成熟期,县上组织召开了红枣防雨及采收专题会议,要求枣业部门和各镇要多措并举,迅速行动起来,把工作重心放在红枣防裂果及抢收一线。县委、县政府主要导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提早安排采购红枣防雨伞工作;县枣业部门和各主产镇早安排、早部署、早动员,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教育引导广大枣农树立“能卖则卖,能防则防,成熟一株,采收一株”的理念,充分利用塑料、彩条布等一切手段进行红枣防裂。各镇主要导亲自挂帅,起早贪黑,带干部携带防雨膜进村入户和枣业部门技术干部逐地块帮助指导枣农进行抢盖、抢收。同时,抽调农业、林业、县委考评办三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三个督查组分赴红枣主产镇,全面督查各镇红枣防裂果及抢收工作开展情况。
科学试验有实效。通过调研咨询,计算对比,财政部门的调整发现有这样几组数据值得高度重视。8月上旬,红枣陆续进入白熟期,县上立即启动了红枣防雨伞试验工作。8月7日,在延水关镇呼家塬村打伞10把,通过技术员20天的实地观察发现,枣果、枣叶无任何变化,至9月初,暴露在伞外的枣果有轻微的裂果,伞内枣果一切正常。8月13日,在达连沟村打伞10把,通过务枣专业户张元实地观察和技术干部8月26日、9月6日两个时间段实地观察发现,打伞后的同株枣树上,伞内的枣果裂果率(生理裂果)在5%以内,暴露在伞外的枣果裂果率(雨淋裂果)在80%以上,且裂口之大,已发生霉变。8月17日,在乾坤湾镇肥家山郝国清枣园试验10亩(骏枣)打伞1200把,打伞前该枣园红枣裂果率已达10%,打伞后,通过技术员20天的实地观察,伞内外温度基本保持一致(相差1℃),且伞内已裂果的枣果没有发生质变,伞外裂果的发生霉变。8月24日和9月4日两次降雨后,枣农郝国清、郝清亮观察发现,次日的晨雾在没有打伞的枣树上如下小雨一般,打伞的枣树上雾气形成的水珠顺着伞面流在地上,枣果及枣叶上仅发生轻微的湿气,没有对枣果造成影响。
经初步统计,至目前全县组织销售青枣6324吨,产值达1018万元;销售鲜食枣(骏枣、狗头枣等)销售457吨,产值达2742万元。
上一篇:延川红枣很尊贵 农民撑伞避秋雨
下一篇:延川 红枣之乡的小康路